足球免费直播备用网址-读《论语》悟“仁”与“才”之道
你的位置:足球免费直播备用网址 > 新闻动态 > 读《论语》悟“仁”与“才”之道
读《论语》悟“仁”与“才”之道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图片

文/夏雨钟

现在是中华道统复兴的幸运时刻,读道统经典文化就绕不开论语这本书。

其实论语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,本人也不是很精通。

在此仅能就自己感悟分享给各位道兄,以期大家共同进步。

只能去行“仁”,不能奢望得到“仁”的评价。

孔子讲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则斯仁至矣”,绝对不能解释为“我想要大家都说我是仁义的,仁义就来了”。

应该解释为“我们只拥有实践仁义的能力,不能把'想要大家评价我是仁义的’作为追求”。

本末颠倒,仁义的过程是我们能控制的,结果不是我们自己认定的、是由大家所公认的。

它不是做生意买卖,这个东西进价400元、卖450元,赚差价50元,目的性十分明确。

一个人是否仁义必须要等到死后盖棺才能认定,甚至死后上百年才能被大家公认,这叫“公道自在人心”。

人只有死了、结果才不会变,得到孔子仁义评价的泰伯、伯夷叔齐、文武王等这些人都是逝世几百年了。

人只要是活着,随时都有可能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,叫做好心办坏事,连颜回修养那么高的人也仅能做到“三月不违仁”。

所以人活着只有尽人事,听天命,自己好好把握过程、结果不要太在乎。

做多少算多少,不要勉强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结果,如果一定要达到某个结果,那这个人肯定不是仁义的人。

那有人就问了“既然仁义要等死后才能认定,那我活着就自私自利好了、反正死后的事情跟我也没有关系”行不行?

也行,我们充分尊重,但是人一旦只顾自己,大家也不会跟你来往,你就是孤家寡人,反正都是自作自受,这才是不怨天不尤人的精神。

人一定要有本事,才有可能去行仁义。

行仁义的人必须要有真本领,否则谈不上仁义君子。

我做生意我是有这个能力赚人家100元的,但是我看到人家穷,我成本价卖给人家。

我是完全自愿的,我也不图人家说我心里善良。

人家即使以成本价买回去发现毛衣有问题过来调换,我也很热情调换,那才是真的人仁君子。

现在很多商店都挂出“特价销售一概不换”其实已经谈不上仁义。

当然很多行业有其特殊性,不可一概而论,临期特价水果当然不能换。

德本才末,并不是说才不重要,才能是非常重要。

才能是分子、品德是分母,两者必须同时兼备。

光有才能没有品德,不仅害死自己、还连累大家,光有品德没有才能,你不会害人,但是你也做不出来事情了,还是等于零。

所以必须德才兼备才能行仁义,但是德才不能兼备的情况下,一个讲品德但没有才能与一个有能力但没有品德的人相比。

我宁愿选择品德优先、其实是才能,因为跟有品德的人在一起至少生命有保障。

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告诉我们内在的要根据外部情况做出调整,才是真君子。

孔子很少谈利,不是利不重要,而是利是相当重要、是基础,只不过人要有道德,才能用好利。

孟子讲“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”。

就是说“光说我是好人,你是不够资格从政的、仅有完善的制度也不能保证社会就治理得好。

制度是要人去执行的,人也要靠规矩进行治理的,两者不可偏废。

所以法制跟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社会改革时期人治多于法治,社会平稳时期法治多于人治。”

有人会问孔子被称为圣贤不也没有什么治国表现?

孔子是有治国本领但没有好机会而已,治国其实不难。

你只要能识别人才、然后把人才安放在合理位置,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。

子贡一出,存鲁,乱齐,破吴,强晋,而霸越非常精彩。

可是子贡是孔子发觉推荐出来的,可见孔子是非常知人善任。

知人善任其实就是领导人的最为重要的本领之一,所以内圣外王才是真的人才。

图片

作者简介:

夏雨钟 浙江人,工作之余偶尔读读古籍,常常拜读曾公、南师书籍,闲散之余写点自身感悟,惯于散漫自由状态,谈不上弘道,尽心而已。

 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